简洁的微信设计/APP设计及预设计推送让用户体验纯粹
Post2017.06.22 02:13:19 Read867

俗话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对于信息化繁杂的今天,使用APP或者微网站,已不再单单是设计美观,内容丰富,为了有针对的考虑用户习惯,都会通过收集用户个的人数据来帮助自己做出产品决策。

很多公司有时甚至依赖这些数据来替用户做决策,而非询问用户的意愿或让用户自己去选择。

举几个例子,Facebook会为你定制推送内容、Amazon用你的浏览和购买记录来给你推荐商品——换句话说,他们从没询问过你的想法,而是直接帮你去掉了那些他们认为你不会感兴趣的内容。

这种用数据替用户做决策的设计方式,最近被定义为一种预设计”(Anticipatory Design)——它以用户行为数据为基础,直接在用户界面执行某些操作 (而不会再次询问用户意愿),而它的优势在于减少用户在界面的判断和操作,减轻使用时的疲劳感。

首先,为什么要替用户做决策?


现如今的用户在浏览网络时,面对的选择信息越来越多,比如在Amazon或eBay等电商网站上挑选商品。就算我们明确知道自己想买什么,那些商品网页也让人眼花缭乱没法抉择

另一个例子是Spotify那样的随你挑歌曲页面,充满了大量的音乐和精选集,无论你听多少歌都不会带来额外费用,新的歌曲内容还会源源不断地被加进来

大而全固然好,数据太大,有时候让用户无从下手!

1)每做一个额外的选择也会增加额外的决策时间成本。

2解放懒人:过多的选择让用户反而一个也不想选,就算好不容易做出了选择也高兴不起来;

以上两个观点都建议减少用户界面提供的可选择数量,从而提升用户做出决策的意愿,同时也降低做出决策的精力成本。

一篇关于选择真心累的文章就提出,太多的选择已经让我们在生活里的重要时刻失去了做出决断的能力。

想想扎克伯格的例子:他每天都穿一样款式的衣服,从而让自己忽略那些不必要的决策。他是这么说的:我真的不想让生活太繁琐,我希望每天需要做决定的事情越少越好,这样我就能够真的把精力花在如何服务和回馈这个社会。

怎么才能减少过剩的选择?

不少App已经意识到需要为用户过滤掉一些不必要的选择,一般来说会通过两种方法,在此我们可以一起来探讨:

1 – 保证选项确实和用户有关

很多产品会根据用户偏好来做自定义,从而将可选项根据用户自身的偏好进行过滤。猜你喜欢其实还是很有用的。

2 – 提前预判用户决策

对于素素这种有选择困难症的用户来说,可以考虑更进一步,通过预判用户行为来移除更多的选择负担。

举个例子来说,Google Now界面开始越来越多地承担起那些本该由用户自己做出的设定 

 

“预设计”,根据用户行为和数据直接生成诸如行程、订单、交通等相关的信息,并直接展示出来,而不需要用户自己完成任何信息的录入和排版管理

Google Now在后台已经默默做了很多信息追踪,从你在哪停车到你搜索了某场足球赛的进球,而这些信息都会在某个恰当的时间变成Google给你的推送,这时候界面根本不需要询问你 

你还没问我就知道你要什么

Spotify也通过另一种形式运用了这种预判式的设计,它为用户提前创建好了他们可能会喜欢听的播放歌单,而不是要求用户自己一个一个去添加。Spotify是这样说的:就如同你最好的朋友那样了解你的口味,每周都为你定制一盒混音磁带。 

换句话说,软件已经为你处理了那些过去应该由你自己完成的添加歌单的任务。这种为用户做决策的理念,就是真正的预设计

不过近来这个话题已经上升到了一个道德标准的高度,大家开始讨论起来这种行为到底算不算强行为用户做决定?

推荐算法不应限制信息的丰富性

当你为用户推荐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商品的时候(例如定制化筛选或智能推荐算法)可能会引发一个问题:用户看的越多,他们看到的东西就越重复。 

上面这样的智能推荐其实让用户很难再发现新商品(7),这点不仅对于电商网站是个问题,在Facebook这样的社交媒体里页同样存在。TIME杂志就曾经表示:Facebook希望让那些常会点击很多链接的用户点击更多链接、平时爱看视频的用户观看更多视频,就这样无限的循环着。

保留用户的控制权

有一个方法可以避免让用户可浏览到的信息越来越重复:允许用户对智能推荐提出反馈,这还能反过来让智能推荐更精准。

这种反馈可以由多样的方法来实现,有的很简单直接,有的则比较隐晦

1Google的方法:直接在Now动态的下方让用户选择对这类消息是否有兴趣并关注;

2Facebook的方法:稍显隐晦,藏了一个小的下拉菜单在每条动态的右上角,点击后可以看到相应的操作选项,比如你可以选择从此隐藏这类广告或对某个人取消关注;

3Amazon的方法:用了一种比较迂回的方式来让用户进行反馈——先去[我的账户]下找到智能推荐设置,进入改善为我推荐(Improve Recomendations)”,才能针对每一条系统推荐进行打分。

以上三个案例中,Google用了最直截了当的方式,提供了多个简洁明了的界面交互来协助用户完成对推送内容的反馈,让用户觉得自己对内容拥有控制权,就像(9)广告语说的那样。 

一切取决于你!点击标签卡片,你就能自定义一切

 

别再试图用内容伪装广告了

把广告伪装成一个动态推送已经是一种惯用伎俩,在用户没法决定自己看到什么内容的时候,这事常常发生。

因此即使是第三方应用,可有被推荐的意义,而且当这些应用是收费的,也不失为一种机智又不露声色的广告形式。

虽然Google Now做的不错,但用在别的产品里可能就显得有些勉强了,让用户总觉得产品界面藏着不少广告陷阱。Google Map就会用定位符号来标记广告商家的位置,让用户一不小心就以为那确实就是最合理的搜索结果。 

有效利用用户的已输入信息

在你试图推测用户行为的时候,必须要确保准确性。有一种常用也确实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用户已经提供给界面的输入内容,比如根据用户输入的前几个字

允许用户不接受你的推断

就算界面允许用户自定义推荐内容的逻辑,有的用户还是不喜欢产品为他做任何的决定。这个时候你必须要让那些不愿意接受的用户依然能够快速地找到拒绝这些内容的入口。比如像Google那样,用户可能不想直接删掉整个Google Now,但用户可以选择不允许Now卡片以后再出现 。

出于帮助用户的目的,适当运用小伎俩

我们已经见过不少公司为了达到自己的商业目标而运用一些诱导消费者的小伎俩,对于如今的信息时代来说,这些伎俩实践起来更加容易了。

不过反过来想想,如果其实这些小伎俩其实可以帮助用户呢?比如用户们有时缺乏自我控制力、或者常常只关注当前的任务。

来看看以下两个方式如何帮助用户:

1 – “轻推”一下,用户做的更好

2 – 让用户默认加入

从以上来看,那些替用户做出的行为或决定,只有在其真的从用户角度出发时,才能为用户真的带来益计已被大量的公司所使用,他们是处,当预设否只将用户数据用于为自己的商业利益服务,而用户在并不信任你的产品的时候真的愿意分享自己的行为数据来获得一些操作上的便利吗?

猜你喜欢,预设计不一定适合每个用户,给用户控制权,让它给用户便捷的同时,给用户带来积极的作用,工具只是个辅助,好的软件并不是控制用户的思维,而是便携的引导客户,让客户用得更舒服,更省时,更轻松。

专注品牌网站/微网站/APP定制设计开发,更多微信开发相关资讯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像之素科技!